火井古镇位于邛崃市西部,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近 1500 年历史,是四川十大古镇之一。这里曾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因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气的 “临邛火井” 而闻名,也是中华第一女状元黄崇嘏的故乡。古镇依文井江而建,现存 1500 米清末民初古街,保留着川西民居的古朴风貌,被誉为 “活着的千年古镇”。
- 汉代古火井遗址 —— 世界第一井古镇以西 1.5 公里处的郑家坝花果山上,矗立着汉代古火井遗址。这口开凿于西汉的天然气井,比英国早 1600 多年,是人类首次利用天然气的实证。井口由汉砖垒砌,碑刻 “汉代古火井” 与 “世界第一井” 彰显其历史地位。每年当地会举行传统神火祭祀仪式,重现古人敬畏自然的场景。 
- 海屋 —— 民国中西合璧的豪门宅院位于河北街 10 号的海屋建于 1934 年,是民国时期邛崃首屈一指的豪华建筑。宅院采用 “日” 字形四合院布局,门楼融合牌坊式与西式雕花元素,内部有天井、花窗和泥作装饰,被誉为 “川西民居活化石”。如今海屋内设有尔玛民俗博物馆,展示羌族青铜器、陶器、服饰等珍贵文物,讲述川西民族交融的历史。 
- 陈氏旧居 —— 清代官宦人家的深宅大院河南街 41 号的陈氏旧居始建于清代,为三进复合式院落,拥有大小天井 6 个、房间 48 间。建筑以红砂石板铺地,木雕门窗精美,曾作为火井区政府驻地,至今格局保存完整,是川西民居建筑的典范。 
- 兴福寺 —— 千年古刹与桢楠秘境距古镇 5 公里的兴福寺始建于隋末唐初,现存明清建筑与 150 余株珍稀楠木,构成成都最大桢楠古树群。寺内大雄宝殿、观音殿庄严肃穆,古钟与碑刻记录着千年兴衰。漫步寺中,可感受 “禅意深深深几许” 的清幽。 
- 崇嘏山与女状元文化崇嘏山因黄崇嘏而得名,山上的崇嘏塔建于清同治五年,塔高五丈七尺,八角五层,俯瞰古镇全景。山腰的黄崇嘏墓墓碑刻有 “王蜀女状元黄崇嘏之墓”,记录着她女扮男装考中状元的传奇故事。每年农历六月十三诞辰日,当地会举行纪念活动,弘扬其敢为人先的精神。 
- 古街漫步 —— 时光倒流的烟火日常古镇核心的河北街与河南街保留着大量清末民初建筑,老茶馆、铁匠铺、手工汤圆店林立。漫步青石板路,可欣赏到女子学校遗址、老县衙遗址、清乾隆戏台遗址等历史遗迹,感受 “一步一景皆故事” 的氛围。 
- 非遗竹编与高山冷竹笋采摘古镇周边竹林广袤,冷竹笋种植面积达 1.86 万亩。每年 9-10 月采笋季,游客可体验采摘鲜嫩冷竹笋,参与非遗竹编课程,亲手制作竹编工艺品。 
- 传统庙会与民俗活动农历五月二十八的高场城隍庙庙会热闹非凡,有文艺表演、斋饭布施和 “踩莲花” 佛事活动;农历六月十三的崇嘏山庙会则以翻刀杆、祭祀女状元等传统仪式吸引游客。 
- 温泉与自然野趣古镇地下蕴藏优质温泉资源,规划中的温泉项目将为游客提供养生休闲新选择。此外,文井江畔的 “鱼跳子” 浅滩可捞鱼捕蟹,竹林间的秋千吊床适合家庭野餐。 
- 火井土羊肉汤锅:选用本地麻羊,肉质细嫩,清汤滋补、红汤麻辣,搭配秘制蘸料回味无穷。 
- 手工汤圆与米馍馍:软糯的红糖汤圆、玉米馍馍和米馍馍,均采用传统柴火蒸制,散发着谷物的清香。 
- 砂锅串串与火锅粉:老式钢筋锅慢火熬煮,红薯粉爽滑劲道,串串鲜香入味,是本地人私藏的烟火味道。 
- 冷竹笋宴:冷竹笋可凉拌、清炒或炖汤,脆嫩清甜,搭配邛崃黑茶,堪称 “舌尖上的川西”。 
- 汉代古火井遗址:高耸的火焰雕塑石碑与六角形汉砖井口,象征古镇的 “火” 之根源。 
- 海屋全景:中西合璧的门楼与天井,展现民国建筑美学。 
- 兴福寺桢楠林:参天古木与飞檐翘角相映成趣,营造禅意氛围。 
- 古街市井:青瓦木墙、灯笼高挂的老茶馆,定格古镇烟火气。 
- 冷竹笋采摘:游客手持竹篮在竹林中采摘,体验自然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