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凤求凰》,千载文君井,这座巴蜀古城用2300年的时光,酿出了独一无二的历史醇香。
清晨的临邛古城在奶汤面的香气中苏醒。大北街上的老店里,一碗浓白鲜香的奶汤面只需十元,搭配着老街的青石板路和明清民居,瞬间将人拉回那个商贾云集的年代。
晨光洒在青瓦木门上,几位老人坐在街边喝茶闲聊,仿佛时间在这里从不是匆忙的过客。
步入文君井公园,茂密的竹林隔绝了外界的喧嚣。这口汉代古井静默如初,仿佛仍在诉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那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场景似乎就在眼前上演。
公园内的琴台遗迹旁,有年轻人穿着汉服拍照,定格穿越时空的瞬间。露天茶座里,当地老人用文君井水泡着邛崃嫩茶,偶尔啜饮一口邛崃黄酒,悠闲自在。
在这里,历史不是教科书上的文字,而是可触可感的现实。
前往邛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路上,我开始想象这座“亚洲最大古窑包遗址”的样貌。
亲眼见到时,还是被那些堆积如山的窑包碎片震撼了——这里保存着从隋唐至五代期间邛窑的辉煌记忆。
在陶艺工坊,我尝试了拉坯制陶体验。柔软的陶土在指尖旋转、成形,仿佛能感受到古代工匠的呼吸与匠心。
“邛三彩”的残片在展柜中熠熠生辉,那独特的色彩和纹路,诉说着唐宋时期邛窑作为彩绘瓷发源地的骄傲。
作为巴蜀四大古城之一(与成都、重庆、郫县齐名),临邛古城至今仍基本保留着明清时期川西民居的风格。
漫步在修复后的大北街,店铺林立,酒旗飘扬。偶尔有身着古装的侍卫走过,两旁还有穿着古装的士兵站岗,让人恍惚间穿越回古代的临邛城。
古城中心的宋代鼓楼是邛崃仅存的宋代古建筑。这座重檐九脊歇山式建筑历经沧桑,曾因城市建设需要被整体迁移到现在的位置。
如今的鼓楼虽已不再击鼓报时,但它依然静静地守望着这座古城的变迁。
傍晚时分,我来到文脉坊。这片街区完美诠释了 “古韵新生” 的理念,传统川西民居与现代建筑风格交相辉映。
新山书屋里,读者静静翻阅书卷;邛崃美术馆里,艺术爱好者驻足欣赏;开在段公馆里的星巴克,更是古今融合的奇妙碰撞。
文脉坊的夜晚别有一番风味。若是春节期间到访,这里还会举办盛大的灯会,千盏花灯同时点亮,将古城装扮得如梦似幻。
当地人说,这里的灯会已经连续两年被央视推荐,而且完全免费对游客开放。
在邛崃,美食是绝不可错过的体验。
早餐的那碗奶汤面依然回味无穷。午餐在文脉坊品尝了百年老店的尹蕎麵缽缽雞和孝子锅盔。而渔桥的谢鸭子甜皮鸭,更是让人食指大动。
夜幕降临时,南环线的羊肉汤圆和渣渣牛肉热气腾腾,人均30元就能吃得心满意足。
值得一提的是,邛崃是中国最大的白酒原酒基地,满城酒香是这座城市独特的味道。当地人笑称,一下高铁,扑面而来的全是酒香,深吸两口都怕自己醉过去。
离开邛崃前,我登上回澜塔俯瞰全景。这座“四川第一高砖塔”在夕阳下巍峨耸立,塔影倒映在南河中,宛如“箭在弦上”。
远眺古城、近观现代街区,历史与当下在这一刻交汇。
临邛古城,这座南方丝绸之路西出成都的第一重镇,如今依然以自己的节奏呼吸着。它不急于追赶时代的脚步,而是从容地守护着